素食的營養:動物蛋白 v.s. 植物蛋白
動物蛋白 v.s. 植物蛋白
蛋白質由氨基酸組成。每隔一段時間,蛋白質就會磨損而需要更替,這時我們就需要攝入新蛋白質。新攝入的蛋白質在經過消化後,能提供新的氨基酸小分子來製造新蛋白質,汰舊換新。所有食物的蛋白質品質,主要取決於這食物能提供多少必需氨基酸,以及是不是容易吸收。 (內容摘自:《救命飲食》)
動物蛋白質和人體蛋白質很相似,它們所能提供的每一種必需氨基酸的量,非常接近我們人體所需量。但是在消化動物蛋白時,身體要消耗更多能量,才能把動物蛋白分解成單獨的氨基酸分子,然後重組成新的蛋白質後使用。 相比之下,雖然某些單一植物中的植物蛋白可能會缺乏一種或幾種必須氨基酸,但整體植物性食物,仍然具備人體所需的所有氨基酸。 (內容摘自:《救命飲食》)有些植物如藜麥、鷹嘴豆等中還高含有人體不能自己合成的氨基酸呢。
世界衛生組織就宣布將火腿、培根等加工肉製品列為“致癌物”,即致癌程度最高的物質,使其與石棉、香煙、砒霜“為伍”。而新鮮紅肉,這種極富優質動物蛋白的食材,被列為“較可能致癌物質”,僅次於砒霜這類物品的致癌程度。
但是不單單是紅肉和肉類加工製品,吃任何動物蛋白都會大大增加患癌症的機率。在補充動物蛋白的同時,吃進去的不只是動物蛋白質,還有飽和脂肪酸、膽固醇和過量的荷爾蒙和抗生素。這些物質都會打亂身體的平衡,加大患結腸癌、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而當你在攝入植物蛋白的時候,會不經意地給身體注入很多好的養分,比如對人體有益的維生素、抗氧化分子、纖維素和優質的礦物質。
![](https://static.wixstatic.com/media/532990_21bb8fa011b04bf2873f7dff19e2e199~mv2_d_2166_2888_s_2.jpg/v1/fill/w_980,h_1307,al_c,q_85,usm_0.66_1.00_0.01,enc_avif,quality_auto/532990_21bb8fa011b04bf2873f7dff19e2e199~mv2_d_2166_2888_s_2.jpg)
當然不僅僅是以上舉例的那些,各種豆類、豆科蔬菜、堅果、深綠色蔬菜都富含蛋白質。如果可以把這些食物都加到日常生活中,其實根本不需要擔心攝入的蛋白質量不夠。比如說用各種豆類+糙米代替白米,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攝入到人體所需的全部氨基酸,豆類和穀物搭配,蛋白質營養才均衡。